FACEBOOK
Facebook 的流量是世界前三名高的,而用家在Facebook的人均停留時間更高達十分鐘。
跟Google不同,Facebook用家一般在搜尋時,目標都是Facebook內的資訊,而大部份Facebook提供的廣告服務,展示範圍亦集中在Facebook的生態圈中。以下是Facebook廣告製造宣傳效果的流程:
Facebook專頁發帖 Vs Facebook展示廣告
不少人都混淆了Facebook專頁帖文和Facebook展示廣告。讓我們看看以下關於兩者之間的比較:
Compare Items | Facebook專頁帖文 | Facebook展示廣告 |
---|---|---|
用途 | 向專頁追縱者提供資訊性內容,例如行業新聞、活動等。 | 純粹以呼籲受眾行動為目的的廣告,例如「購買商品」、「造訪網站」。 |
展示時間 | 由於資訊性內容有時間性,受眾期望緊貼時勢的內容,因此即使付費推廣帖文,亦不建議超過一個月。 | 雖然受眾對於廣告內容沒有及時性的期待,但為了保持受眾新鮮感,仍建議每兩至三個月更改一次廣告設計,加深受眾印象。 |
成本 | 在專頁發帖接觸受眾是免費的。然而,專頁帖文的免費觸及率(Organic Reach)在一般情況下低於20%,因此仍建議花一些預算推廣帖文增加觸及率,甚至接觸本來未有追縱專頁的潛在顧客。 | 所有展示廣告皆必須付費投放。 |
展示位置 | 基於帖文本身的格式限制,它只會展示在動態牆上。即使付費推廣,其展示位置依然受限。 | 展示型廣告的位置範圍甚廣,包括Facebook Messenger、Facebook觀眾展示網絡、Facebook賣場、Facebook版面右下方橫幅等。 |
Facebook專頁
Facebook專頁出現的目的,在於為組織和公司提供一個容易管理的頁面,接觸公眾尤其是顧客和會員。其好處在於容易和現有顧客和感興趣的其他受眾連結,只要他們點擊追縱專頁,專頁營運者便可向他們提供折扣、新品等資訊。
Facebook 展示型廣告
Facebook提供的廣告空間包含Facebook頁面的不同部份,還有它的展示網絡(Display Network)。Facebook展示型廣告一般有兩種用途:吸納新顧客及再行銷(remarketing / retargeting)。
再行銷 (Remarketing / Retargeting)
Facebook的再行銷在概念上跟Google的同出一徹。如果想在Facebook進行再行銷,我們需要為網頁加入一段名為Facebook Pixel的程式碼。它是Facebook廣告管理員(Facebook Ad Manager)的一個功能,讓您追縱用戶在您網站的行動,例如選取貨品放進購物車或Wish List、把網站加入「我的最愛」等。在界定他們在您網站的行為後,您便可以針對這些行為對他們投放特定的展示型廣告。
上述用戶在網站的行為反映出對內容的基本興趣,而對他們重覆投放廣告是電子商務網站的常態。再行銷對於提升轉換率有很大幫助,不過它的重心不在於吸納新客戶,無法帶來新的人流,因此對於提升網站流量的功效並不明顯。